top of page

Muvalis 變形者

年代  / 2024

藝術家  / Malay.Makakazuwan 瑪籟.瑪卡卡如萬

協作者  /巴卡芙萊 設計工作室

材質  /鋁管、塑膠椅、服飾、雨鞋、飾品

尺寸  /350 x 250 x250 CM

 

Muvalis 變形者 》(影片-Govett-Brewster Art Gallery)

年代  / 2024

藝術家  / Malay.Makakazuwan 瑪籟.瑪卡卡如萬

協作者  /巴卡芙萊 設計工作室

材質  /單頻道數位影片、有聲影像裝置

尺寸  /9分52秒

Muvalis 變形者 》(影片-臺東美術館版)

年代  / 2024

藝術家  / Malay.Makakazuwan 瑪籟.瑪卡卡如萬

協作者  /巴卡芙萊 設計工作室

材質  /單頻道數位影片、有聲影像裝置

尺寸  /12分42秒

Daramaw 在這裡存在 ,也在這裡消失

年代  / 2012

藝術家  / Malay.Makakazuwan 瑪籟.瑪卡卡如萬

協作者  /巴卡芙萊 設計工作室

材質  /羊毛氈、鐵條、鐵片

尺寸  /基座寬110x高20 x 長55 cm、羊毛氈寬74x高138x厚5cm

 

nu 'azi ta muvalis mu,

'azi karuwa za atrevung kana dalan i ngawayan.

只有轉變才能讓我們繼續前進,找到通往未來的道路。

 

_ Malay‧Makakazuwan 瑪籟‧瑪卡卡如萬《 Muvalis 變形者 》

 

在紐西蘭 Aotearoa 進駐兩週期間(2023/2/19~3/6),除了對日照時間、建築與地景、生活樣態的新鮮感外,與毛利族人的互動卻一點也沒有陌生感,我的身體與心靈緩緩燃起一陣陣文化根源連結的強烈悸動。

毛利碰鼻禮 Hongi特別吸引著我,除了與每⼀位歡迎我的族人打招呼之外,那似乎也是我與所有過往的祖靈的會面。這也讓我想起我們卑南族的歡迎儀式,每年年末的大獵祭mangayau 卑南族男子經過四天三夜從獵場歸來,婦女們總是要編織一串又一串的花環,為自己的親人一圈又一圈的戴上親手準備的花環 kipu’aputr,表示喜樂,也表示兩性和家族的團圓。〝murekesa ta〞,卑南語:「讓我們團結起來吧!」。還有當我們開始說出或唱出我們的母語時,在地的族人的臉會顯露出一種欣喜眼神、放鬆的神情,那種連結瞬間吸引著我,除了說出彼此類似的單字、語詞而感到驚喜之外,身為創作者的我更想要探索彼此有類似的神話故事、詩句來進行聲音的編織,就像將眾多的纖維用手在腿上搓成一條線那樣。

 

當我有了自己的孩子後,我開始問自己能傳承給他們什麼;在成長過程中,我是如何學到我們的文化習俗、敘事和核心價值的?在大約 30 歲時,我前往 Ruvoahan ”陸發安 祖先發祥地“參加儀式,這是我第一次觀察到排列 palisiyan(檳榔)的儀式,也許更重要的是,聽到 rahan(祭司)用我們的部落語言對祖靈說的話。這段個人經歷對我對部落傳統的理解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我終於理解了儀式的流程、我們敬拜的對象,以及我們為誰而歌唱。

 

Muvalis 是我從部落的當代現實中汲取靈感。它慶賀了我們文化的延續和堅持,儘管我們面臨並繼續面臨挑戰。我們能夠存活下來,因為我們有能力在保留核心價值、習俗和部落的同時適應和轉變。

我們的變形能力是我們身份的核心。這反映在 Pinuyumayan 的創世敘事中,講述了五位先祖從海中出現,登上暗黑大地的故事。兩位祖先犧牲了自己,升上天空,成為了太陽和月亮。浸入光明世界的三位兄弟姐妹誕生了石頭,從這些石頭中孵化出了不同部落的祖先。其中一位祖先是變形者 Valis,他的身體不斷變化,有兩張面孔,一張向前看,一張向後看。為了自由行動並在世界上找到自己的位置,Muvalis 消除了他背後的面孔。

 

 

在參與紐西蘭Govett-Brewster Art Gallery/Len Lye Centre(GBAG)藝術家駐村/展覽計畫後,我將以「變形者 Muvalis」為主題,延續這幾年創作中所關注的議題或是自身經驗,例如把卑南傳統圖騰的花、風、水、山、火與神話傳說中的人物角色與現實中我所認識的親友的生平事蹟間相互形塑出的文化形象涵轉換為創作的內容。創作形式以手作編織、複合材料裝置、聲音採樣、紀錄短片進行實驗性的探索。從神話意涵到當代經驗試圖回溯源,回頭看見族群文化的未來可能性。

—————————

 

展名  / without centre without limits

展場 / Govett-Brewster Art Gallery, Aotearoa New Zealand

紐西蘭Govett-Brewster Art Gallery/Len Lye Centre 臺灣原住民藝術家駐村/展覽計畫

—————————

藝術家:瑪籟.瑪卡卡如萬、潘巴奈、巴鵬瑋、安向·瑪卡卡如萬、Tai 身體劇場、原舞者舞團

編舞:潘巴奈、巴鵬瑋

編劇:黃錦城、瑪籟.瑪卡卡如萬

表演者:潘巴奈、巴鵬瑋、安向.瑪卡卡如萬、Tai 身體劇場、原舞者舞團

攝影:江吟楓

空拍機攝影:多木子 Tommaso Muzzi

剪接:江吟楓、黃錦城、瑪籟.瑪卡卡如萬

服裝設計:瑪籟.瑪卡卡如萬

特別感謝:孫大山、孫優女、林秋月、王春梅、林昌平、莊綉美、孫家儀、撒韵·武荖、Tai 身體劇場、原舞者舞團

 

Artists: Malay Makakazuwan, Pan Panay, Lrimilrimi Kupangasane, Ansyang Makakazuwan, Tai Body Theatre, Formosa 

Aboriginal Singing and Dance Troupe

 

Choreographer: Pan Panay, Lrimilrimi Kupangasane

 

Screenplay: Huang Jin Cheng, Malay Makakazuwan

 

Performance: Pan Panay, Lrimilrimi Kupangasane, Ansyang Makakazuwan, Tai Body Theatre, Formosa Aboriginal 

 

Singing and Dance Troupe

 

Photography: Jiang Yin Feng, Tommaso Muzzi

 

Editor: Jiang Yin Feng, Huang Jin Cheng, Malay Makakazuwan

 

Costume Designer: Malay Makakazuwan

 

With thanks to: Paelavang Tayzang, Paelravang Asanu, Ulai, Vilin, Syuh Makakazuwan, Chuang Shiu Mie, Paelavang Tivitiv, Sayum Vuraw, Tai Body Theatre, Formosa Aboriginal Singing and Dance Troupe

 

◆ 國藝會112年2期/常態/視覺藝術/創作

◆ NCAF Grants 2023

 

 ©  by Pakavulay 巴卡芙萊 工作室

bottom of page